隨著復工復產工作緊張有序開展,大量外地務工人員入鄭,給疫情管控帶來巨力,如何采用技防手段提高管控效力,擺脫目前的陣地戰是我們面前的嚴峻課題。
美觀實用 功能完備
“采用這種隔離設備可科學調度小區管理員的管控任務,替代傳統貼封條的不美觀,減緩被隔離人員的心理壓力,還能復用,真是一舉三得的好東西”一位社區管理員說。
據了解,智能門磁雖然是隔離設備,但卻阻隔不了管理員與隔離人員之間的人文關懷,手機平臺還提供了兩者之間的互動交流,隔離期間的生活物資供應,通過信息這座橋梁聯接起線上線下服務,線上“下單“,線上“送貨”,社區管理員還充當起跑腿兒代辦員的角色。
智能報警 云端管理
雖然智能門磁只是一個小小的設備,但其背卻融合了物聯網、大數據技術實現對隔離人員的智能管控,社區排查人員通過自身排查或是大數據推送的隔離人員,管理員事先在手機釘釘錄入上隔離人員的個人身份信息、家庭成員、往返信息、聯系方式和隔離時間等信息,居家隔離戶安上這種小巧的裝置,通過物聯的方式與管理員的釘釘數據平對接,好比“電子警察”的守護,一旦居家隔離人員不報告擅自開門,報警信息立刻傳到管理員的手機上,合理安排管理任務。
當居家隔離人員14天或7天的隔離觀察期結束后,可以取下重新編碼,應用到下一戶。
按需幫忙 服務上門
居家隔離14天不讓出門,家里的儲備“彈盡糧絕”了怎么辦?這些細節,大數據平臺也考慮到了。
依托大數據平臺可實現線上24小時“站崗”服務,建立街道、社區、樓棟三級線上疫情防控指揮部,引導居家隔離人員線上填寫個人隔離觀察登記表,確保有效隔離和管控傳染源。同時,在大數據平臺上與隔離人員建立溝通渠道,搜集隔離人員需求,便于社區人員更好提供送肉、送菜等“按需幫忙”服務。
全域推廣 不留死角
滎陽將加大疫情管控力度,傾注巨大財力全域推廣“電子封條”,購置5000套智能門磁,配置到全城需要隔離的的居家戶中,循環流動使用,可以合理優化專班人員力量實現精準管控。
來源:滎陽時報 王世端 通訊員 段毅飛 文/圖